瓷砖空鼓的原因很多,从墙面基层处理到施工工艺以及所使用的材料,都有很大的关系。
1、基层处理,首先要检查墙面是否有空鼓,原墙水泥标号是否够高,二手房原墙是否是砂灰墙,如有上述情况,必须凿除后重新抹灰处理。
2、原基层表面光滑,如混凝土墙面,部分轻体隔断墙,二手房墙面油漆或抹灰压光的墙面,如有以上情况建议做凿毛拉毛处理。
3、原墙体较薄,如厨房、卫生间通风道管壁,二手房原轻体隔断墙等,由其是朝阳外阳台,太阳直射,热胀冷缩很容易造成瓷砖起拱、空鼓脱落。如有以上情况,建议用粘接剂薄贴,或挂一层钢丝网抹灰,提升墙体的强度和承重能力。
4、有内墙保湿墙体,其保温通常都是由聚苯板来做的,一般建议拆除用轻体砖代替,或固定一层水泥板再挂钢丝网抹灰处理。
5、做防水墙面,由其是高弹柔性防水,未做拉毛处理,后期很空易引起瓷砖空鼓脱落。
6、水泥砂浆未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配比,一般情况下1:2-2.5左右,同时需要看具体使用说明。质量较差或存放时间较长的水泥也会影响瓷砖铺贴质量。
7、墙面、瓷砖背面浮灰较多、瓷砖背面脱膜剂未清理干净,墙面平整度、垂直度误差较大,导致铺贴时水泥层较厚,也会造成空鼓,对于墙面平整、垂直、方正误差较大墙面,建议提前抹灰处理。
8、瓷砖未泡水或泡水时间不够,墙面过于干燥吸水比较快,瓷砖铺贴后,在水泥砂浆凝结、强度上升过程中,瓷砖墙面会吸收吸水份,导致水泥失水变得没有粘接力,强度降低,造成空鼓脱落。
9、瓷砖间未留缝或留缝过小,在铺贴时如果瓷砖没有预留适当缝隙,热胀冷缩也会导致瓷砖受挤压,开裂,空鼓脱落。如美缝一般建议墙砖留2mm缝隙、地砖留2.5mm左右,如遇防古砖等,需根据厂家要求预留。
10、施工温度,冬季室内气温低于5度时,不建议墙、地砖施工,尤其是墙砖在窗口处很容易上冻,造成容鼓。
11、瓦工施工时灰浆搽抹不饱满、均匀与墙面结合面积软小,或敲击用力不均匀,也会造成空鼓。
12、地砖上墙时所用粘接剂型号与墙砖规格不标配,釉面砖需用瓷砖粘接剂,全瓷砖需用玻化砖粘接剂,如墙砖规格超过300×600需用重砖型粘接剂。
13、地砖上墙薄贴时,墙面基层未找方正、平整、垂直、用粘接剂进行找方、找正导致粘接剂过厚也容易产生空鼓。
14、粘结剂批刮不均匀或未用齿形刮刀,铺贴后瓷砖与墙面不能全面接触,也是容易产生空鼓。
15、瓷砖质量差,有些劣质瓷砖硬度不够,在使用过程中承重过高,也容易产生开裂空鼓。
瓷砖空鼓验收标准是:规格≥300x300以上,单砖不大于15%的空鼓,<300以下的砖不允许有空鼓。以上空鼓率不超总数量的5%就算合格。
瓷砖空鼓有好几种原因,有施工问题,天气问题,不可抗原因。
1.首先在粘贴前,没有对墙面空鼓及开裂进行处理,导致后期检查空鼓。
2.瓷片粘贴泡水不充分,也会导致空鼓。
3.现在地面砖上墙较多,问题较多,背胶的品牌,施工工艺达不到要求,采用薄贴法时,瓷砖胶粘贴的厚度应在5mm左右,过厚,或质量不行均会引起空鼓。
4.水泥的质量,水泥砂浆的配比不正常也会引起空鼓。
5.室内的温度偏高与偏低也会引起空鼓。
6.房屋的沉降没有稳定,引起墙面开裂,导致空鼓。
7.人工在粘贴时,水泥砂浆或瓷砖胶在瓷砖背面不均匀造成的空鼓。
8.原墙面有腻子,没有铲除或铲除不干净也会空鼓。
9.涂刷过防水的墙面(特别是柔性防水,涂膜较厚,没有拉毛处理的)也会引起空鼓。
瓷砖的空鼓不能超过5%,单片不能超过15%,地面砖不能空鼓。如果墙面采用干挂施工工艺施工,就不能列入空鼓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