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空鼓的原因很多,从墙面基层处理到施工工艺以及所使用的材料,都有很大的关系。
1、基层处理,首先要检查墙面是否有空鼓,原墙水泥标号是否够高,二手房原墙是否是砂灰墙,如有上述情况,必须凿除后重新抹灰处理。
2、原基层表面光滑,如混凝土墙面,部分轻体隔断墙,二手房墙面油漆或抹灰压光的墙面,如有以上情况建议做凿毛拉毛处理。
3、原墙体较薄,如厨房、卫生间通风道管壁,二手房原轻体隔断墙等,由其是朝阳外阳台,太阳直射,热胀冷缩很容易造成瓷砖起拱、空鼓脱落。如有以上情况,建议用粘接剂薄贴,或挂一层钢丝网抹灰,提升墙体的强度和承重能力。
4、有内墙保湿墙体,其保温通常都是由聚苯板来做的,一般建议拆除用轻体砖代替,或固定一层水泥板再挂钢丝网抹灰处理。
5、做防水墙面,由其是高弹柔性防水,未做拉毛处理,后期很空易引起瓷砖空鼓脱落。
6、水泥砂浆未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配比,一般情况下1:2-2.5左右,同时需要看具体使用说明。质量较差或存放时间较长的水泥也会影响瓷砖铺贴质量。
7、墙面、瓷砖背面浮灰较多、瓷砖背面脱膜剂未清理干净,墙面平整度、垂直度误差较大,导致铺贴时水泥层较厚,也会造成空鼓,对于墙面平整、垂直、方正误差较大墙面,建议提前抹灰处理。
8、瓷砖未泡水或泡水时间不够,墙面过于干燥吸水比较快,瓷砖铺贴后,在水泥砂浆凝结、强度上升过程中,瓷砖墙面会吸收吸水份,导致水泥失水变得没有粘接力,强度降低,造成空鼓脱落。
9、瓷砖间未留缝或留缝过小,在铺贴时如果瓷砖没有预留适当缝隙,热胀冷缩也会导致瓷砖受挤压,开裂,空鼓脱落。如美缝一般建议墙砖留2mm缝隙、地砖留2.5mm左右,如遇防古砖等,需根据厂家要求预留。
10、施工温度,冬季室内气温低于5度时,不建议墙、地砖施工,尤其是墙砖在窗口处很容易上冻,造成容鼓。
11、瓦工施工时灰浆搽抹不饱满、均匀与墙面结合面积软小,或敲击用力不均匀,也会造成空鼓。
12、地砖上墙时所用粘接剂型号与墙砖规格不标配,釉面砖需用瓷砖粘接剂,全瓷砖需用玻化砖粘接剂,如墙砖规格超过300×600需用重砖型粘接剂。
13、地砖上墙薄贴时,墙面基层未找方正、平整、垂直、用粘接剂进行找方、找正导致粘接剂过厚也容易产生空鼓。
14、粘结剂批刮不均匀或未用齿形刮刀,铺贴后瓷砖与墙面不能全面接触,也是容易产生空鼓。
15、瓷砖质量差,有些劣质瓷砖硬度不够,在使用过程中承重过高,也容易产生开裂空鼓。
瓷砖空鼓验收标准是:规格≥300x300以上,单砖不大于15%的空鼓,<300以下的砖不允许有空鼓。以上空鼓率不超总数量的5%就算合格。
瓷砖空鼓的原因有很多,和工人的手艺、使用的材料都有关:
1、一些普通瓷砖浸泡时间过短,铺贴时水分迅速吸收掉造成空鼓
2、瓷砖背后有浮灰或脱模剂没有清除掉
3、玻化砖吸水率很低的瓷砖,没有使用匹配的粘接剂,而且粘接剂最好使用薄贴法,
4、工人铺贴时不按照材料说明施工,粘接剂里面添加别的水泥黄沙,造成凝固时间不一样,时间一长极有可能会空鼓;铺贴时材料是否置放时间过长,一般需要在两小时以内使用完。
5、和墙面基层也有关系的,表面是否有浮灰油污涂料等;墙面涂刷防水不宜过厚,墙面最好是用刚性防水地面使用柔性防水。
瓷砖空鼓验收标准:墙面一般单片不得大于15%,整体不得超过5%,地砖不允许空鼓。
瓷砖空鼓的原因有好多,需要具体原因具体分析。为了减少瓷砖空鼓,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施工。
1.瓦工进场后,首先要检查墙面基层的牢固程度,有疏松和开裂的地方,需要将维修处理。
2.检查开发商做的防水是否牢固,是否太光滑?不利于粘贴墙砖。
3.釉面砖粘贴需要保证足够的泡水时间,泡透,粘贴时无明水。粘贴墙面边角瓷砖需要检查,如果瓷砖干了,需要再次泡水。
4.如果采用薄贴工艺粘贴墙砖,墙面找平的抹灰砂浆,需要养护合格后再粘贴墙砖。
5.无论采用水泥砂浆还是粘接剂粘贴,全部需要抹灰均匀,无漏涂。
6.粘贴过程中必须用橡皮锤把瓷砖敲打紧实。
国家规定墙砖总体的空鼓率不超过5%,单块砖的空鼓面积不超过15%。
您好,瓷砖空鼓一般是由下面几种原因造成:
1.原始基层空鼓,基层所用的水泥砂浆标号不达标,基层大水泥砂浆和原始的墙面脱落。导致贴砖的时候形成的空鼓,处理方法是把原墙面空鼓的地方砂浆铲掉,重新抹灰处理。
2.瓷砖铺贴的时候没有预留缝隙。经过热胀冷缩就会形成空鼓,所以补妆的时候一定要预留缝隙。正常情况下根据瓷砖品质不同预留1-3mm。
3.水泥砂浆质量不符合要求。有的地方是用带有大量泥土的黄沙加水泥搅拌铺贴。后期就会形成空鼓脱落。需采用优质黄沙加水泥搅拌铺贴
4.瓷砖背面的脱模剂没有清理,有的瓷砖背面会有薄薄的一层白色粉末状的脱模剂。这个需要清理干净以后才能进行铺贴
5.瓷砖胶加上水泥黄沙里面搅拌进行铺贴。因为瓷砖胶里面有说明禁止加任何的材料。(包括了水泥黄沙。)所以在进行用瓷砖胶铺贴的时候,不需要加任何的材料。
6.地砖上墙。没有用瓷砖胶贴或者是没用背胶涂刷处理,导致后期等水泥砂浆完全干透以后形成空鼓脱落。
7.背涂胶或者是粘接剂使用不当造成的空鼓脱落。(有的背涂胶上面说明,涂刷在瓷砖背面。必须要等到背涂胶成透明状的时候才可以进行铺贴。)有的工人是马上涂刷马上铺贴,导致后期形成空鼓脱落。
8.铺贴瓷砖的时候,瓷砖胶或者是水泥砂浆的厚度过大。也会引起后期的空鼓脱落。(正常情况下铺贴瓷砖的时候瓷砖胶的厚度不能超过6mm,水泥砂浆厚度不能超过20mm。)
9.高层楼房烟道没有经过加固处理。后期就会引起瓷砖的空鼓脱落。(由于原来开发商预留的烟道壁厚度在15mm左右,如果没有加固处理,后期烟道里面的温度所引起的热胀冷缩。导致瓷砖后期出现空鼓脱落。)
10.瓷片泡水不充足或者是泡水以后晾晒的时间过长。导致瓷砖后期把水泥砂浆里面的水分快速吸干。使水泥无法达到正常凝固时间。
11.正常情况下单片瓷砖空鼓率不超过15%。整体空鼓率不大于5%。
瓷砖空鼓就是瓷砖各粘接层之间分离,内部有空气,用空鼓锤敲击会听见空响。
造成瓷砖空鼓的原因有很多:
1、基层空鼓,墙砖或者地砖在铺贴之前,墙地面就有空鼓情况,需要提前处理。
2、防水层的问题,如果墙面使用柔性防水,直接在上面用水泥砂浆铺贴瓷砖,也会形成空鼓,建议在防水层表面做拉毛或者使用瓷砖粘接剂铺贴。
3、水泥砂浆搅拌不均匀,或使用过期水泥,以及瓷砖粘接剂未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
4、瓷砖吸水率低,与水泥砂浆不粘接,建议使用瓷砖粘接剂;瓷砖脱模剂未清理,瓷砖背面白色粉状物需要清理干净。
5、工人工艺差,水泥砂浆或粘接剂不饱满。
墙面砖验收标准,单块砖空鼓不大于15%,整体空鼓率不超过5%,地砖不允许空鼓。
导致空鼓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有一下几项:
1、墙面原水泥层空鼓,需在贴砖前进行检查,将空鼓位置铲除重新抹灰处理
2、水泥砂浆贴砖未敲实,属于工人手艺问题
3、地砖上墙未使用粘接剂或未正确使用粘接材料(水泥砂浆与粘接剂混合使用;粘接剂有适用砖规格,粘接剂与地砖规格不匹配)
4、地砖上墙未使用正确薄贴工艺
5、新房防水层、拉毛层不牢固
6、老房沥青防水未铲除或凿毛处理
除此之外,铺贴后还需要这注意以下几点,避免空鼓:
1、水泥砂浆有3-5天的初凝期,在此期间,不要进行空鼓的敲击实验
2、地砖至少铺贴后1-2天才能踩踏,或在活动范围铺设板材增加受力面积
3、完工后如长时间不能入住,室内湿度降低,也会收到影响。可以经常使用湿墩布擦地或在各房间放置水盆加湿
4、北方冬季施工后,不要将暖气温度开的很高,保证室内低温运行即可,或放置水盆。避免因温度太高,砂浆急速干燥收缩导致空鼓
水泥砂浆铺贴:墙砖空鼓率:单块边角15%,整体5%以内为合格,地砖无空鼓
粘接剂铺贴应无空鼓
您好,瓷砖空鼓产生的原因基本上是由于原始基层空鼓(铺贴瓷砖前原墙面基层)导致铺贴后空鼓,这种情见多集中在有拆除过的墙面原始灰层未完全清理并贴砖前未套灰加固处理;由于在使用材料时未按照合理的水泥砂浆配比使用,正常水泥砂浆铺贴方式要求水泥:沙子达到1:2.5比例,并且要使用前均匀搅拌;由于选用铺贴瓷砖方式不当引起的空鼓,如对于全瓷砖及玻化砖,或地砖加工上墙等瓷砖非泡水砖铺贴需使用薄贴粘接剂及背涂胶铺贴方式,铺贴成本会提高,但也提升了瓷砖的牢固度;施工细节的把控不到位也容易造成空鼓,如可泡水砖是否保证泡水两个小时以上,让瓷砖充分吸水,对风通,烟道中空位置是否采用无论何种类型瓷使增加粘接剂使用增加延年性,对阳台处受温差影响较大位置是否也采用增加粘接剂铺贴加固,对大地砖铺贴是否采用标准干铺方施工等。
对于瓷砖空鼓的验收标准为单块瓷砖的空鼓率应在15%以内,对整体铺贴施工面积瓷砖空鼓率为5%,两个技术要求同时执行。希望可以帮到您。